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写在55周年:凝心聚力谋发展 薪火相传铸辉煌

更新时间:2020-03-02 17:45:36点击次数:5012次

郭秀平


在河北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始建55周年之际,中心主任郭秀平谨以此文向单位发展历程中的开拓者、建设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各级领导、给予我们支持和帮助的相关单位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由衷的感谢!


河北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始建于1965年3月,现有职工183人,其中,正高级工程师13人、高级工程师39人。中心拥有15600平方米的现代化实验大楼,拥有高分辨磁质谱仪、X射线衍射仪、X荧光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三重四级杆液相质谱联用仪、三重四级杆气相质谱联用仪等国际先进仪器设备,专业领域涵盖无机和有机测试、岩矿鉴定、重砂鉴定、微体古生物鉴定、珠宝玉石鉴定、选冶试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测量、土地质量评估、土壤污染修复治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技术等,可提供地质、土壤、水、生物等10个大类175个产品3599个参数的检测服务,采用的标准1121个。五十五年来,测试中心始终以做精做强地质实验测试业务为目标,潜心钻研,不懈奋斗,先后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31项,为河北省基础地质、地质勘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农业地质等作出了重要贡献。回望测试中心的发展历程,从人丁寥寥到人才济济,从技术匮乏到成果丰硕,几代测试人的用热血和智慧、奉献和拼搏、守正和创新,一步一个脚印,打破基础单薄的桎梏,将一个仅有21人、13台仪器设备、228平方米场地的实验室,逐步壮大成为现代化的综合检测中心,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之路。


一、迎挑战,抓机遇,组建地质测试新队伍

上世纪六十年代,随着地质部张家口中心实验室划归地质部华北地质科学研究所领导,河北省地质局失去了自己的中心实验室。没有自己的中心实验室,仿佛失去了地质找矿的“眼睛”,给河北省地质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了满足河北省地质普查、地质勘探和统一管理全省地质实验工作的需要,在省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调剂了原第一地质大队、原第三地质大队化验站的部分人员和设备,在原第二地质大队化验站挂牌成立了河北省地质局实验室,组建了河北地质测试新队伍。

成立之初,技术人员不足、仪器设备简陋、技术能力单薄,仅可以承担一般的化学分析、极谱分析、水质分析,但大家不畏艰难,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满怀激情干事创业,成立了学术委员会,扩建了生产车间,自建了电试金炉,成功改装了71型光电比色计,新开展了十多项测试项目。至1965年底,检测项目增加到了30个,在短短的10个月时间内,克服重重困难,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了4537件样品的化验任务,取得了“开门红”, 平均内检合格率95.65%,平均外检合格率84.47%。

刚刚立足,为了给省军区腾房,1966年3月,单位驻地由保定市区迁至易县县城西关的一个贸易货栈,将18间马棚改造成了实验室。虽然地方换了、场所变了,但大家对工作的责任和创业的激情没有变。房屋不够,没关系,我们自己盖;实验台没有,没关系,我们自己垒;仪器设备要校准,没关系,我们自己调。驻易县14年,大家齐心协力、攻艰克难,技术手段逐步完善。专业领域扩大了,成立了选矿组、加工组和岩矿重砂组;管理制度完善了,制定了《河北省地质局革命委员会实验工作生产管理制度》;仪器设备质变了,购进了原子吸收光谱仪、两米光栅等;技术实力增强了,人员层次和测试技术都有了大幅度提升;科技成果涌现了,“锰方硼石矿床的发现及综合利用”项目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刘建昌发现的新矿物种“蓟县矿”获1979年河北省科技奖励大会奖励,蓝晶石物相分析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至七十年代末,完全具备了地质工作对省局中心实验室能力的要求。

二、干实事,谋发展,迈进现代地质实验室行列

为了更好地服务地质工作,不断适应实验测试事业发展的需要,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1980年,单位迁回保定。新环境新作为,在班子成员和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中心实验室开启了快速发展之路,逐步迈进了现代地质实验室行列。

仪器设备更加“高端化”,拥有了高分辨磁质谱、X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仪器;检测能力更加“硬核化”,揭开了元素微量、痕量分析的新篇章,建立了1:20万化探样品分析配套方案,在全国首创了“痕量金野外快速测试方法”;管理体系更加“规范化”,建立了文件化、系统化的质量管理体系,178个检测项目通过了国家级计量认证;工作手段更加“现代化”,TP-803型微机用于自动译谱,IBM-PC/XT型微机用于化探样品分析质量监控和数据处理。中心迈进现代地质实验室行列。此间,成绩斐然,共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1项,涌现出了一批以杨政、蔡绍周、张肇宏等为代表的专家和优秀人才,受到了地矿部和省局的一致好评。1987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委员、地质矿产部部长朱训同志到河北省地质矿产局岩石矿物测试中心进行视察,并对中心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三、高站位,大格局,建成现代综合性检测实验室

为了进一步发展,中心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进取,进一步拓宽了业务范围,以满足生态文明建设对现代实验测试的需求。以2004年“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项目和2005年“国土质检中心”建设为契机,陆续购置了360台套仪器设备,检测样品类别从岩石矿物扩展到水、气、土、农产品,开展了元素有效态、形态分析和有机检测,集光谱、质谱、色谱、电化学等检测技术于一体,完成了现代综合性检测实验室建设。

无机检测方面,建立了以XRF、ICP-MS、ICP-OES为主体的,以GF-AAS、AFS、POL等方法为辅的地球化学样品52种元素的配套分析方案,通过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多目标农业化探分析测试能力考核。在原52元素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地球化学填图76元素的分析测试技术体系,优化了稀土、稀有、分散元素和铂族元素的分析方法,解决I、Hg、Ag、Cd、Tl、B、Be、Sn等分析方法中存在的问题。2010年首创了“红外碳硫分析仪测定石墨矿中固定碳的方法”,2014年研发的“高压、高温微波消解石墨技术”具创新性、开创性,获国家发明专利。有机检测方面,取得“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样品测试资格证书”,建立了环境有机地球化学水、土壤、环境空气多介质中有机物分析测试体系。2017年,购置气质质、液质质、磁质谱三台大型仪器,2018年建成二噁英实验室。《食品中农药多残留分析技术的研究》项目获2007年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研究开发了金矿“尼尔森重选-浮选”工艺和“细菌预氧化-堆浸”工艺,赤铁矿“粗细分选-高梯度强磁选-反浮选”工艺,《河北省未进矿产资源储量表矿种调查评价》项目获2012年河北省国土资源优秀成果一等奖,《河北省主要铁矿类型尾矿综合利用研究与实践》获2015年河北省地矿局科技成果一等奖,国家发明专利一项,软件著作权一项。

四、新时代,新使命,谱写测试中心新篇章

五十五年风雨历程,五十五年砥砺前行,一代代人为之付出和奉献,一代代人又为之骄傲和自豪。五十五年,变化的是人员的更替、设备的更新、技术的进步,不变的是对地质实验测试事业的情怀、对工作的热爱、对辉煌的渴望,一代代人用自身行动传承和发扬了“三光荣”“四特别”精神。

新时代,蓄足马力,我们再次起航,谱写测试中心新篇章。独立分设后的河北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有了新的规划和目标,我们紧跟国家战略部署和规划,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专业结构,破解发展难题。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项目上,测试中心以河北省第一名的成绩入选检测实验室,承担了河北省该项目53%的无机分析和全部的有机分析工作,在全国自然资源系统参加此项工作的72家实验室中,以综合排名第二的成绩入选“全国十佳检测实验室”。 雄安新区成立后,中国地质调查局、河北省地矿局、河北大学等单位为支持新区规划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对新区的水土环境质量进行了调查。在《雄安新区水土环境质量调查》项目上,测试中心对水、土壤、白洋淀底泥、农作物等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及形态、有机污染物种类及含量进行了检测,为该项调查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持。2017年10月,测试中心首批入选总理基金项目——国家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实验室,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南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科研院校开展合作,进行大气颗粒物滤膜样品的检测工作,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了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撑。2019年二噁英检测实验室在全国地矿系统率先通过资质认定。

新使命,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实践行《河北地矿发展纲领》,不断增强专业技术水平,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进测试中心转型发展、创新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地质实验测试技术支撑,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服务重大战略项目,力争为“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和打造河北地矿命运共同体发挥独特作用,作出独特贡献。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