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基地 > 科普知识

贵金属饰品检测需要慎之又慎

更新时间:2023-12-27 10:35:24点击次数:679次

近几年电子商务崛起,让很多消费者都体会到了快捷低价购物的便捷,也让线上珠宝玉石交易这一颠覆传统的营销模式迅速蹿红,这对检测人员的质检技术带来了不小挑战。

最近,测试中心质检站接收了不同客户送检的多件“黄金”饰品,经了解,这些饰品均购买于线上平台,价格也均低于市场价百元不等,有的甚至更低。按照国家标准《首饰贵金属含量的测定X射线荧光光谱法》GB/T18043-2013进行检测后,检测人员发现这些“黄金”的实际金含量与印记严重不符,这中间有何蹊跷,下面来一一进行揭秘!

X射线荧光光谱法是目前首饰检测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测定首饰纯度(含量)时,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的分析可以确定被测样品的组成及各组分含量。然而对于贵金属无损检测来说,只能检测贵金属表层,对于其内部的材质却无法判断。鉴于此,大量不法商家抓住贵金属无损检测的方法局限性,采取厚镀层的方法来逃避质检机构的检测。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此等手段真的能逃过我们检测人员的法眼吗?

样品一:

这件印记为18Kd的手镯,外观乍一看跟正常样品一样,没有任何异常,经检测后表面金含量平均值为775.64‰,如果按正常情况就会出具“金750”的检测结果。但在检测过程中,细心的检测人员用放大镜查验时,发现手镯整体表面有斑驳感,手镯连接处有异常。果不其然,到显微镜下后立马现了原形。



手镯连接处明显分为两层,内层由于氧化等原因呈黑、黄绿色,外层呈黄色,经重新检测后内层出露部分的主成分为Cu、W,外层镀18K金,但由于镀层较厚,所以表层检测时为“金750”,综合判断该首饰整体为铜钨合金。

样品二:

这件印记为足金999的戒指,经贵金属检测后表面金含量平均值接近700‰,银含量大于300‰,按正常情况出具“金585”的检测结果。检测人员发现掂到手里没有打手的感觉,又加上戒指为实心首饰,款式简单,有经验的检测人员进行密度测试后,结果让人大跌眼镜。这枚戒指比重仅为10.59,与纯银的比重10.5极为接近,远远低于纯金的比重19.32,综合判断该首饰为银镀金首饰。

温馨提示:比重法只适用于实心首饰,对于空心首饰或者款式复杂的雕刻首饰不适用,结果由于饰品中的空隙影响会有较大误差。

样品三:

这件同样为印记足金999的戒指,经检测后表面金含量平均值接近700‰,银含量大于300‰,有了样品二的检测经验,测试了比重为10.58,与客户协商后,客户要求做破坏性检验,打磨后出露表面为银白色金属,检测后银含量为999‰,最终出具检测结论为足银(打磨后)。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仿真饰品,即检测后主成分中不存在任何贵金属元素Au、Ag、Pt、Pd等,该饰品主要为铜合金制品。

对于这类仿真饰品,检测人员比较容易判断,而对于现在出现的新型镀金饰品,检测人员需要慎之又慎,不能简单地按照X荧光光谱分析仪报出的数据轻易下结论。

X 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是贵金属饰品检测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其具有快速、高效、可多元素同时分析等优点。但由于XRF仅为表面浅层分析,且计算含量的元素种类由人为设定,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与密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电位滴定法、火试金等化学检测法及检测人员的检测经验相结合,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对于消费者来说,面对电商平台的巨大红利诱惑,在网购时,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细明辨,首先一定要认准专业质检机构出具的证书/报告,核对证书上的内容与实物是否一致等,以免上当受骗,切莫贪小利吃大亏;其次线上购物,由于时效性等不可控因素,维权较为困难,造成财物两空。因此,提请广大消费者网购需谨慎,实体消费更安心,检测也要找专业的检测机构。

作为检测人员及相关方,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对每一件样品都抱着慎重的态度仔细分析,检测人员必须慎之又慎来判断样品是否合格并准确测定其成分,确保报出的每一个数据都经得起推敲,每一个数据都是检测人员心血的结晶。


(质检站 徐麟)

(编辑:admin)